新闻中心

The news

包钢钢联物流:混改变局中的智慧“黑马”




司机王占军驾驶热送钢坯的大货车,每天行驶在炼钢厂、轨梁厂之间,这样的工作十年如一日。今年年初,一项改革打破了王师傅工作的平静。
记者注意到,他工装上的单位名称已经从“包钢西创机械化公司”更名为“包钢钢联物流”,说明他的身份已发生了改变。
这场改革绝不像改换工装这样简单,“包钢钢联物流”这个名称撬动了像王师傅这样1000多人的未来命运,也撬动着包钢集团打造西北地区最大物流产业的壮丽蓝图。新公司虽由铁捷物流公司代控股,但公司运营全面交付上海钢联物流公司方执行,充分表现出合作双方的坦诚。
这匹国有体制、民营机制的“混血黑马”,开始奔跑在物流市场的新天地。上海钢联物流公司带来了发展希望,也带来了海派管理新风。
在不久前的一次绩效目标培训会上,近百名干部职工没有一个迟到早退,整场培训秩序井然,被培训老师称为多年来全国钢铁企业培训纪律最好的一次。改革浪潮袭来,职工们对转变企业和个人命运的机会备感珍惜。

上海钢联物流公司董事长杨刚身兼包钢钢联物流总经理,新公司成立后他就把“家”安在包头,他将这次合作视作向西北拓展物流疆域的再次创业。
杨刚对记者表示,“一企两制”的混改企业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两种DNA的有机“融合”,民营机制更看重工作流程的简单高效,更注重结果导向和奖罚分明,这样的管理手段能将国企“沉睡”的资源激活。

记者采访时,杨刚与包钢内部一家单位刚刚谈完业务归来,他很快在纸上画出一副鱼骨图,标注出每一个影响效益的节点。
他对记者说,在集团公司要求下,包钢各单位纷纷压价物流成本可以理解,但眼光简单盯在物流成本单项的数据上并不科学,合理的物流更大贡献在于压缩了库存周期,提升了客户满意度,而这两点几乎被包钢内部的客户所忽略。
此时的杨刚正遭遇新公司成长的烦恼,他说,包钢钢联物流公司开张已近三个月,但签订内部合同却很艰难,希望包钢内部单位对新公司给予理解和支持,更希望包钢高层对这个体制“特区”给予自上而下支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