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稳定,出口下滑
今年上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企业经营备受考验。作为龙头钢企,宝钢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1836.55亿元,同比增长0.20%,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77.91亿元,同比下降48.40%。其半年报提道:“今年以来,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叠加二季度国内疫情反复和多点散发、上下游产业链运行不畅等因素,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弱周期,呈现成本高企、需求减弱、盈利下滑态势,国内钢企经营效益同比普遍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其他多家钢企也有类似表述。
从利润降幅看,河钢、南钢净利润降幅在34%—36%,宝钢、首钢同比缩减48%左右,包钢净利润同比降幅高达84.84%。今年国际市场,尤其欧美进入加息周期,国际钢价下跌,严重影响我国板材和终端制造业出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生铁、粗钢产量分别为43892.7万吨、52687.7万吨,同比分别下降4.7%、6.5%。2022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出口钢材3346万吨,同比下降10.5%;累计进口钢材577万吨,同比下降21.5%。
“高通胀压力下,美联储不到半年已累计加息225个基点,为1980年以来最为激进的加息周期,令美元指数强势上行,人民币快速贬值,大宗商品显著承压。”新纪元期货投资咨询部主管石磊表示,2月下旬爆发的俄乌冲突仍在能源、经济等方面对全球市场产生影响。3月前后钢厂复产预期走强,炉料端仍处于供需偏紧格局,价格率先走强。随着钢厂复产,钢材供给显著回升,但需求偏弱,吨钢利润开始下滑。
· 套保已成重要风险规避手段
随着衍生品套保的普及,钢企运用衍生工具的能力逐步提升。历来重视套保的南钢股份半年报显示,其面临的风险主要在铁矿石、焦炭、废钢等原料价格波动加大钢企成本压力。供需错配,钢铁产业链利润向上游集中,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挑战。
南钢股份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应对:一是动态把握市场变化,拓展采购渠道,通过择机采购、战略采购等方式降本。二是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挖掘潜在效益。三是重视期货套保对冲能力建设,弱化市场波动影响。四是嫁接全球资源,提高全球化配置资源能力,加快印尼焦炭项目建设,提高成本竞争力。
产经营涉及的主要期货商品开展套期保值,包括铁矿石、热轧卷板、燃料油、镍、焦炭、焦煤。4月28日,宝钢股份再次发布公告,新增锌、锡、铜、锰硅、硅铁、动力煤等套期保值品种。这是宝钢股份首次开展商品期货套保(此前仅开展过外汇期货套保业务)。7月27日,华菱钢铁发布关于2022年套期保值业务公告,拟用不超过5亿元最大调用保证金额度,对包括但不限于螺纹钢、线材、热卷、铁矿石、焦煤、焦炭、动力煤、硅锰、硅铁、海运、镍等钢铁生产相关品种,开展套期保值业务。
“面对国际市场冲击,大型钢企已经开始认识到充分利用衍生工具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重要性。”目前众多大型上市钢企都参与了套期保值操作,且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各上市公司套期保值公告看,企业运用衍生工具的能力在逐步提升,尤其是对套保数量、保证金额度都有较为精确的测算,同时都有较为严格的风控制度,可以有效地规避操作风险,起到保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