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The news

钢材出口能否再创“新高”?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钢材出口方面,2023年3月份,我国出口钢789万吨,同比增长59.6%;1-3月,我国出口钢材2008.1万吨,同比增长53.2%。钢材进口方面,3月份,我国进口钢材68.2万吨,同比下降32.5%;1-3月,我国进口钢材191.3万吨,同比下降40.5%(详见图1)。

 

钢材出口同比继续回升 净出口增长格局持续

在价格优势及前期订单回升影响下,2023年3月份我国钢材出口呈现环比、同比均有所回升态势,单月出口量创下2021年5月以来新高;从同比来看,增幅较1-2月扩大10.6个百分点。进口方面,3月份进口钢材环比有所回升,较1月份增加8.2万吨,较2月份增加5.2万吨。3月份,我国钢材出口仍呈现明显增长,而钢材进口延续低位运行,单月仍保持净出口态势。兰格钢铁研究中心测算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钢材净出口720.8万吨,同比增长83.4%,累计净出口同比增幅较1-2月扩大1.7个百分点。

 

全球制造业PMI再度回落 钢材外需有减弱预期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3年3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1%,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结束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走势,连续6个月低于50%,意味着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依然不足。分区域看,亚洲制造业走势稳中有升,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带动力量,亚洲制造业PMI连续2个月稳定在51%以上,一季度均值为51.4%,较去年四季度上升1.8个百分点。欧洲维持弱势,略好于去年四季度。一季度欧洲制造业PMI均值为48.7%,较去年四季度上升1个百分点。美洲和非洲制造业呈现快速下降走势,是全球经济稳中趋弱的主要影响因素。一季度,美洲和非洲制造业PMI均值分别为47.6%和47.8%,较去年四季度分别下降1.5和3.2个百分点。

 

同期,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3月份为49.6%,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3月份监测的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制造业PMI指数中有7个国家制造业PMI处于50%以上,较上月减少3个;全球制造业呈现再度回落走势,显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主要面临通胀压力、地缘政治冲突和全球加息效应的困扰,欧美银行业危机又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同时对于后期用钢需求也将有所拖累。

 

全球钢材市场供应偏弱态势有所缓解

当前,国际钢材市场虽呈现供应同比下降的态势,地缘政治冲突仍对欧洲等区域钢铁生产仍形成影响,但偏弱态势有所缓解。据世界钢铁协会统计,2023年2月份,全球63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的粗钢产量为1.424亿吨,同比下降1.0%;其中亚洲和大洋洲粗钢产量为1.066亿吨,同比提高3.0%;中东粗钢产量为350万吨,同比提高11.5%;其他区域均有所下降。

 

中国以外地区产量降幅明显收窄。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2月份,中国以外全球其他地区产量为6230万吨,同比下降8.0%,降幅较上月收窄2.2个百分点。其中,欧盟钢铁生产制约有所缓解;欧盟(27国)粗钢产量为1050万吨,环比增加20万吨,同比下降12.6%,较上月降幅收窄2.6个百分点;其他欧洲国家粗钢产量为270万吨,同比下降24.9%,降速扩大7.4个百分点。同时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乌克兰的粗钢产量为640万吨,同比下降21.3%,降速收窄3.6个百分点。

 

我国钢铁出口价格优势依然明显

4月份以来,海外和中国热卷出口价格略有下调,但我国钢材出口报价优势依然明显。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12日,印度、土耳其、独联体热轧卷板出口报价(FOB)分别为770美元/吨、820美元/吨和715美元/吨,中国热轧卷板出口报价(FOB)为640美元/吨;目前我国热卷出口报价较印度、土耳其、独联体出口报价分别低130美元/吨、180美元/吨和75美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