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The news

交运集团中村物流中心建成投运 将形成百亿市场

中村物流中心有4个码头泊位,可停靠1000吨级的船舶

中村物流中心占地110亩,位于天宁区雕庄街道下庄路21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靠青洋路,西临采菱河、贯通大运河,南连武进区人民路,北依312国道,水陆交通都十分便利。

中村物流中心于2015年3月开工,是由常州交运集团所属原东港分公司和第二分公司规划拆迁而新移建的,是我市2015年服务业重点工程,也是交运集团继常州钢材现货交易市场之后建设的又一个现代物流中心。

交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翟鸣告诉记者,他在公司40年,在东港、西港、南港等都工作过,亲眼见证了我市一个个内河港口的兴起,同时也见证了常州城市体量不断扩大的过程。这个月15日东港已经开始拆迁了,东港的经营用房都是原有的闲置用房简单改造来的,条件简陋,东港周围现在居民区多了,交通容易堵塞。

中村物流中心的经营户从事的都是现货交易,这意味着他们对于装、卸货的效率有更高要求。中心有4个码头泊位,可停靠1000吨级的船舶;配备了4台20吨的港机;6万平方米的库场分成四个作业区,每个作业区配置跨度为30米的20吨行车两台;6幢室内仓库共18000平方米,配备了24台10吨的行车。

跟东港相比,进出中村物流中心不用再担心堵车,到市场来交易的客户们也不用担心车辆无处停放。中心有一个3000平方米的大型地下车库,可容纳各种轿车200余辆。

入驻市场的,多数都是合作了数年的老客户

常州盈都钢材销售有限公司是已经入驻市场的35家经营户中最大的一家,公司总经理张程颖告诉记者,尽管物流中心18日才正式开张,他们公司早在5月7日已经开张。“开张几天已经卖了10多万吨钢材了。”

盈都公司每年的钢材交易额达20多亿元,但是以前在东港的经营门面与交易额不是很匹配,“只有三间房,有的客户去看了都怀疑我们是不是皮包公司,说不相信一个年交易额那么大的公司,办公条件那么简陋。”如今,盈都公司租下了中心综合楼一楼最显眼的两个门面、共576平方米的办公用房。

经营条件大大改善了,以前每到雨季都会让张程颖担心的问题,也不再是问题了。去年7月初的大暴雨之后,丁堰船闸关了近20天,盈都公司一条货船被困了20多天,船被困的20多天时间里,钢材价格已经发生了变化不说,“船进不了、退不回,真是让人急得直跳脚。搬过来后不用担心了。”

对于做钢管类生意的老板陈树松来说,有一个大型的室内仓库,是他做了17年钢材生意的最大愿望。钢管最怕雨淋,一淋雨就成了废材,由于多年前曾经遭遇过钢管被水淹事件,再加上这几年常州汛期雨下得都不小,在决定要不要搬进中村物流中心之前,陈树松特意到现场实地考察,看过之后,陈树松放心了。

租下了室内7000平方米、室外5000平方米的仓库,陈树松说,仓库和经营门面都在一起,方便管理,钢管的存放条件好了,管理人员的办公条件也要提高,“企业要发展,硬件是必要条件,电话、网络、空调,这些都要弄得好好的,客户一进门看得就舒心。”

与常州钢材现货交易市场一起,共同形成双百亿市场

翟鸣介绍,2007年,集团公司为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投资1.6个亿,在新运河边置地160亩,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了一个功能齐全的钢材物流中心,实施了常州钢材现货交易市场的整体搬迁。

常州钢材现货交易市场吸引了包括宝钢、武钢、包钢等大型钢铁企业在内的300多家钢材经销商和钢厂办事处,来自世界上13个国家和地区的钢材在此交易,市场交易额早已突破100个亿,是常州市五大百亿市场之一。

中村物流中心建成开业后,将着重于以建筑钢材为主,兼营工业棒材、中厚板材、炼钢炉料等金属材料,常州钢材现货交易市场仍以经营板材为主,两个市场各有侧重和特色,中心将与常州钢材现货交易市场一起,构成集团公司“一体两翼”的生产经营大格局。

中心建成后,集团公司打算用3年时间将它打造成一个百亿市场,港口吞吐量达到120万吨/年,年销售量突破200万吨,全面实现整个集团公司由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我司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021-56441310 联系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