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The news

【学思践悟十九大】“钢铁丝路”描绘国际物流新蓝图

据媒体报道,11月17日,X8086次中欧班列(成都—罗兹)从城厢站缓缓驶出,2017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已突破3000列,创中欧班列年度开行数量历史新高,超过2011—2016年开行数量的总和。同时,中欧班列自2011年开行以来,累计开行数量突破6000列。中欧班列在不断加密开行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作为连接亚欧地区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为使中欧班列开行常态化、管理科学化、联运机制化,中国铁路总公司与重庆、成都、郑州、武汉、苏州、义乌、西安等7家班列平台公司成立了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不断健全完善国内运输协调体系,进一步激发运输效能,降低物流成本。今年4月,中国、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国、波兰、俄罗斯等7国铁路部门正式签署《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纳入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成功地建立了国际合作新机制,为中欧班列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发展上,只有真诚合作才能实现共赢互利的发展目标。被誉为“钢轨丝路”的中欧班列开通以来,就被各个国家及民众寄予了厚望。六年来,随着国内运输协调与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完善,各物流平台作用凸显,中欧班列这一国际物流品牌形象在国际物流市场上站稳脚跟,不断为沿线各国带来惊喜,受到了沿线各国政府、企业欢迎和民众好评。目前,已铺画了中欧班列运行线57条,国内开行城市达到35个,到达欧洲12个国家34个城市。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沿线国家道路联通、贸易畅通,打造利益共同体的重要举措,钢轨横跨亚欧大陆,利用铁路运输独有的优势联通海内外,为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互利互惠发展拓宽了合作新领域。

  经贸交流和其他交流合作一样,都需要一个稳定向好的发展平台。中欧班列在国际物流场中从籍籍无名到扬名立万,事实证明,中欧班列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国际贸易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的国际物流品牌,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滚滚向前的车轮创造着国际经贸发展新机遇,推动沿线各国经济发展,不断为服务沿线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惠及当地民众献出“中国力量”,做出“中国贡献”。

  商胡贩客,不绝于时月。已开通六年的中欧班列带着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发展、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的初心穿行在亚欧大陆之上,其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越来越强。它直接推动了中国内陆城市在国际贸易市场的影响力,也带动了沿线国家的特产物资向中国出口的份额。中欧班列用不断织密的运输网络和不断延展的运输起止点描绘着国际物流新蓝图。